陈胜吴广

公元前 209 年,陈胜、吴广率领一支 900 个的队伍,前往渔阳加强边防。中途经过大泽乡时,天降大雨,桥断路绝,无法按原定时间赶到目的地。按照秦朝法律,超过限期的,不管什么原因,一率诛杀。

陈胜、吴广自知难逃一死,铤而走险,袭杀县尉,召集大家宣布说:“你们已经超过期限,非杀头不可。大丈夫不死则已,要死,也应该举大事、成大名。王侯将相,全靠自己夺取!”大家欢呼听命。

王候将相,宁有种乎!这句响彻历史长空的名言,就是这次反抗中喊出来的。

为了使反抗行动的顺利实施,陈胜做了一些铺垫:

一,让人用朱砂在一块白绸子上写了“陈胜王”三个字,塞进别人用网捕来的鱼肚子里。士兵买鱼回来煮着吃,发现了鱼肚中的帛书,对这事自然觉得很奇怪了。

二, 陈胜又暗中派吴广到驻地附近一草木丛生的古庙里,在夜里点燃起篝火,模仿狐狸的声音叫喊道:”大楚兴,陈胜王。“士兵们在深更半夜听到这种鸣叫声,都惊恐起来。第二天早晨,士兵中到处议论纷纷,都指指点点地看着陈胜。

三,吴广故意激怒县尉,惹他当众侮辱自己,借以激怒众人。

最后,条件成熟了,陈胜、吴广,袭杀县尉,宣称嬴扶苏、项燕并没有死亡。设立祭坛,全体盟誓,称大楚国,陈胜当将军,吴广当都尉,攻陷大泽乡,再攻陷蕲 (读如其) 县。等到抵达陈县,战车已有六七百辆,骑兵千余,步兵数万人。陈县的父老子弟,请求陈胜当楚王,陈胜于是自称楚王,国号张楚。

读完这个故事,木野真琴的体会是:

一,哪里有压迫,哪里就会有反抗。秦朝遵循法家治国理念,提倡严刑俊法。依法治国是好事,但法律太过严明,人民便可能铤而走险。

二,所谓名正言顺,古代人迷信神迹,所以陈胜、吴广就故意制造一些神迹,为反抗制造正义性。

三,陈胜进入陈县,就称楚王。这和同时代的刘邦以及后世的朱元璋大为不同。刘邦攻陷咸阳后,秋毫无犯,还军霸上。后世的朱元璋,攻陷金陵后,高筑墙,广积粮,缓称王。这些都是完成霸业的手段。当时也有人向陈胜提议暂不称王,但陈胜并没有采纳。由此可见,陈胜的政治觉悟不高,急于享用胜利的果实。这也为后面的失败埋下了种子。

有人可能觉得奇怪,为什么称王是不好的事情呢?因为在实力不够时称王,容易树敌。所以,这个时候更好的策略,是低调行事,发展实力,组建好的团队。这才是王道。

你看完这个故事,有什么体会呢,欢迎发表你的意见。


Post by Joey Huang under history on 2021-11-27(Saturday) 23:43. Tags: 历史,


Powered by Pelican and Zurb Foundation. Theme by Kenton Hamaluik.